保山旅游切换城市

㕵㕵㕵  查看地图

当前位置: 保山旅游网 > 施甸县旅游

施甸县简介

施甸可考人类文化约一万八千年,有丰富的古生物化石景区,被中外地质学界称为“中国海林檎的故乡”。姚关晚期智人化石距今8000多年。境内有名将邓子龙抗缅平叛古战场、滇西抗战系列遗址。姚关“清平洞”藏有万历年间《恤忠祠记》碑,是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云南省委发文为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。有丰富的地热温泉。别具一格的娲女、石瓢温泉是人们疗养度假的胜地。滇缅公路穿境而过,高等级公路贯穿南北,通讯、电力设施完善。气候温暖如春,盛产粮、烟、糖、茶。腌腊食品色鲜味美闻名遐迩。粉丝一度已进入东南亚和西欧市场。林果、药材,旅游等产业的兴起,农业、工业,城建科教兴施的可持续发展的四大战略的实施推动0着施甸迈入新的台阶。
   
    第一节    概况
    一、位置面积    施甸县地处云南西部,位于东经98o54'—99o21',北纬24o16'—25o00'之间。东连昌宁,南邻永德,西与龙陵隔江相望,北与隆阳毗邻;东西横距最宽处45千米,南北纵距79千米;总面积2009平方公里。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164人,县城位于施甸坝子南端甸阳镇,海拔1470米,距云南省会昆明571千米,距保山市政府驻地61千米。
 
     二、建置沿革    夏、商、周时为哀劳部族居地,汉时属不韦县。南北朝(齐)时更名不建县,唐南诏时属永昌节度,宋大理政权时属永昌府,元十一年(1274),清顺治六年(1649)设平彞州;乾隆三十五年(1770)设施甸巡政厅,隶永昌府;民国元年(1912)设施甸分治县,1932年并保山县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,1950年设四、五、六3个区,隶属保山县。1962年12月1日,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施甸县,辖太平、由旺、施甸、姚关、洒房5个区。1963年2月1日中共施甸县委、县人民政府正式办公,隶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,同年改属保山地区专员公署。
 
    三、行政区划    1978年全县辖19个公社1镇,有111个大队1263个生产队,2004年末全县辖甸阳、由旺、姚关3 镇,等子、太平、水长、保场、老麦、仁和、何元、万兴 、酒房、旧城10个乡和木老元、摆榔2个民族乡。有135个村民委员会,2 个街道居民委员会。有1627个村民小组。
四、人口与民族    2004年末,全县总人口329445人,其中农业人口302307人,占总人口的91.76%,非农业人口27138人,占总人口的8.2%,少数民族人口24705人,占总人口的7.5%,境内居住着汉、彝、布朗、回、佤、傣等22个民族。
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 第二节  自然条件
      一、地型    属怒山尾翼山地峡谷区,地势大致北高南低,地貌为三河两山夹一坝,县境东北部的大水河头山,海拨2895.4米,是全县最高点;东南的三江口,海拔560米,是全县最低点。
    
二、山脉  县境山脉属怒山之尾翼,山脉主体为南北走向。靠怒江东岸的山脉有两列:一列从北向南延伸,由大阱山、弥勒喜山、老坎山、董家山头、五里凹山等组成;另一则从亮山头向北延伸,由木莲花山、亮山头、大尖山、象山等组成。东部以大水河头山为最高,向南北延伸。南有四大山、鹰窝山、大栗柴坝山等,北有葛根山、土地堂、平头山、李家山等,北部山脉较为清晰,南部多为崇山竣岭。
 
三、水系    县境河流有69条,总长约586.6千米,属怒江水系。主要有怒江、勐波罗河、施甸河、姚关河、太平河。江河流经落差大,蕴藏着丰富的水电资源。
四、气候    属中亚热带为主体的低纬高原季风气候。年平均气温17℃;最冷月(1月)平均气温9.9℃,最热月(6月)平均气温21.7℃;极端最高气温32.4℃(    年  月  日),极端最低气温—3.2℃(1985年1月6日),全年无霜期273天,2004年降雨量    毫米。
 
五、土壤    分为六大类
红壤:分布在海拔1300米至2000米的山区地带,适宜种植粮、烟、茶、桑、兰花等经济作物及经济林木。
黄壤:分布在海拔2000米至2500米的中高山地带,肥力不足,农作物产量低。
燥红土:分布海拔600米至1300米的低热河谷地带,可种植甘蔗、咖啡、及热带水果。
紫色土、石灰土:分布零星,适宜种植包谷、小麦、红薯及豆类。
水稻土:分布在施甸坝和山区盆地,适宜种植水稻、小麦、油菜及豆类。
 
六、矿产资源    现已开发和探明矿藏资源有饰面石材、汞、锑、泥炭、石灰岩、石膏、铅锌矿储量约16.5万吨,石膏矿分布30平方公里,石灰岩遍及境内,储产丰富。具有一定开发价值。
 
七、地热资源    境内有38℃—78℃温泉28眼,有云南唯一碳酸泉石瓢温泉、娲女温泉,浴后可治疗皮肤、风湿及胃病。
 
八、植物资源    境内植物种类繁多,主要有云南松、华山松,和栎类;经济林木有核桃、桐油、香果、板栗、石榴、梅子、甜柿;木本药材有柯子、杜仲、橄榄、山楂;珍稀树种有楸木、紫春、黄楠、银杏、柚木。
 
九、珍稀动物    有金丝猴、岩羊、水獭、孔雀、野鸡、白鹇、绿斑鸠、犀鸟、鹦鹉等。
 
十、自然灾害
 
一、 地震灾害
     1987年8月6日,由旺区躲安乡发生五级地震,全县受灾农户1.33万户,受灾人数7.65万人,因地震间接死亡2人,伤3人,房屋倾斜7674间,倒坍128间,造成经济损失1350万元。 8月12日,省政府发来抗震救灾慰问电。同月16日,省政府抗震救灾工作组抵由旺灾区,了解灾情、慰问灾民。
1991年7月1日和22日,太平乡水碓房、田头村发生5级和5.2级地震,全县受灾农户3666户,16243人,受伤8人,房屋倾斜、瓦脱、墙倒14344间,造成经济损失2048万元。
2001年4月10日至12日,甸县太平乡发生4.1级至5.9级破坏地震4次,至29日,施甸境内共发生1级以上地震1218次,地震中造成死亡1人,受伤313人,其中:重伤190人,轻伤123人,大牲畜死亡435头。全县受灾人口32.3万人,造成经济损失10.5亿元。国务院来电询问灾情,省长地震办公会到施甸现场召开。
2001年6月8日,施甸由旺大秧田发生5.3级地震,给施甸人民再次造成更大困难。党中央国务总理3次电话询问灾情,省委、省政府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区,指挥抗震救灾。
 
二、 洪涝灾害
1985年5月22—6月6日,县境普降大雨,降水量175.5毫米,造成包谷受灾1.31万亩,水稻2.9万亩,房屋被洪水泥石流冲坍254间,有8个水库告急。灾情发生后,保山驻军赶往灾区。省委、省政府派出工作组前来指导,了解灾情,慰问灾民。
1986年7月13—26日,万兴、何元、旧城、酒房一带降暴雨,包谷、水稻冲毁6700多亩,2人被洪水冲走,旧城芒埂合作社5农户,30格房屋被泥石流冲埋。
1989年5月24日,何元一带降暴雨(80—100毫米)。造成房屋倒塌16格,洪水冲走水牛、黄牛10头、猪17头。雷击死亡黄牛7头,山坍塌压死1人。
1992年7月15—22日,县境内普降暴雨及冰雹,造成受灾烤烟7000亩,包谷8000亩,水稻1700亩,房屋被洪水泥石流冲塌384间,大牲畜冲走3头。
 
三、旱灾
1978年10月至1979年6月7日,持续大旱,全县59条河流,断流31条,造成大牲畜死亡1489头(匹),6484户,3.88万人饮水困难。小春受旱灾减产,大春无法栽插。
       
第四节    社会发展
 
一、党史、地方志
1983年3月成立施甸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。同年5 月,成立中共施甸县委党史研究室,同年11月,党史、地方志办公室合署办公,成立史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。1997年12月《施甸县志》出版发行,获省级地方志成果二等奖,2004年7月,《中共施甸县党史资料(1942—1966)》第一辑,《中共施甸县党史大事记(1942—2003)》出版发行。县水电、组织、检察、地名、交通、广电、蔗糖等7部专业志先后出版发行。(资料由施甸县政府县志办公室提供)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施甸县旅游特色

1、施甸年猪饭 2、三块石水库景色 3、湖中小船 4、姚关湿地荷花 5、湖中小船
保山旅游:
保山市旅游 昌宁县旅游 龙陵县旅游 施甸县旅游 腾冲县旅游